2014年被外界寄予了更多的期待。
盡管不同社會群體對于來年有著各自不同的利益訴求,但經濟走向不可避免地會對他們的生活產生直接的影響。
對政策嗅覺靈敏者來說,此刻無疑會將目光聚焦在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因為這是年度最高級別的經濟工作會議,同時也是來年經濟政策最權威的風向標。
穩中有變化
12月13日,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4天的會期也讓本次會議創下近年來最長時間紀錄。人們還記得,2011年會期3天,而2012年只有2天。
在不少學者看來,會期延長顯示出會議內容本身的豐富性和重要性。不過與以往相比,“穩中求進”依然是來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鞍迅母飫撔仑灤┯诮洕鐣l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保持宏觀經濟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著力激發市場活力,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加強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著力改善民生,切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北敬螘h強調。
新金融記者了解到,在本次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之前,一些學者曾呼吁應淡出積極財政政策而轉向穩健,以此配合穩健貨幣政策。在他們看來,既有增長模式下,“寬財政”的結果往往會導致政府主導的投資擴張,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對民間投資形成擠出效應。同時,還會誘發財政風險。
不過在“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下,2014年財政政策的重心還是放在了“穩”上,即延續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無論是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還是其他各項政策,都要同全面深化改革緊密結合,用改革的精神、思路、辦法來改善宏觀調控,寓改革于調控之中”。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認為,糾結于政策字面上的積極還是穩健實際意義不大。他告訴新金融記者,即便現延續了積極財政政策的基調,也不可能再推出諸如4萬億刺激的舉措了。
關于這一點,決策層似乎也有所暗示。面對2014年經濟工作,本次會議指出,要全面認識持續健康發展和生產總值增長的關系,“不能把發展簡單化為增加生產總值,抓住機遇保持國內生產總值合理增長、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會帶來后遺癥的速度”。
在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看來,對于“合理增長”、“不會帶來后遺癥的速度”的強調可能主要基于對此前經濟刺激計劃的事后反思,認為當時過大的刺激力度帶來不得不花較大氣力來消化的地方政府高負債、嚴重的產能過剩等問題,由此折射出明年不可能進行額外的財政和貨幣刺激。
強化硬約束
產能過剩是個老問題。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曾提出,要充分利用國際金融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把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作為2013年的工作重點。而本次會議又強調,2014年要著力抓好化解產能過剩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
實際上,在此次會議之前,國務院曾于今年10月印發《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提出要通過5年努力使得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工作取得重要進展,比如要讓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產能總量與環境承載力、市場需求、資源保障相適應,空間布局與區域經濟發展相協調,產能利用率達到合理水平。
不過現實情況是,截至2012年底,我國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2%、73.7%、71.9%、73.1%和75%,明顯低于國際通常水平。
“如不及時采取措施加以化解,勢必會加劇市場惡性競爭,造成行業虧損面擴大、企業職工失業、銀行不良資產增加、能源資源瓶頸加劇、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直接危及產業健康發展,甚至影響到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大局?!鼻笆觥吨笇б庖姟分标惢猱a能過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而令人憂慮的是,這些產能嚴重過剩行業仍有一批在建、擬建項目。
中國企業聯合會經濟學博士馮立果早先曾對新金融記者表示,出于穩定財稅基礎、保護就業等因素考慮,即使是瀕臨破產的企業,一些地方政府也會對其施以信貸、財稅等多方面的援手,盡最大可能維持企業生存,延緩了落后產能和劣勢企業的正常淘汰。與此同時,執法不力也產生了“懲優獎劣”的后果,“在一些合法合規企業縮減產量,勉強支撐的情況下,一些社會資本還能夠一擁而上‘從容’擴大產能”。
“產能過剩問題一直比較突出,也比較復雜?!钡平▊フJ為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于政府介入太深,“很多過剩行業都是前幾年政府支持力度較大的?!敝劣诮鉀Q的辦法,他表示,應該讓市場成為資源配置的主體,而政府只需要搞個負面清單就可,不必過多涉及產業規劃。
從本次經濟工作會議所釋放的信號來看,對于政府與市場在化解產能過剩中的關系也有所明確,“把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有機結合起來,堅持通過市場競爭實現優勝劣汰。政府要強化環保、安全等標準的硬約束,加大執法力度,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要嚴懲重罰”。
全口徑管理
與產能過剩問題一樣,政府債務問題一直備受各方關注。在悲觀者眼中,地方債務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定時炸彈”。盡管圍繞政府債務風險是否可控,外界也有著不同的看法,但對于債務問題的重視已經顯現出來。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經濟工作會議將防控債務風險列為來年經濟工作六大任務之一,這讓外界多少有些意外?!耙芽刂坪突獾胤秸詡鶆诊L險作為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把短期應對措施和長期制度建設結合起來,做好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各項工作?!睍h強調。
不過如果聯系此前審計署組織的針對全國性債務所掀起的審計風暴來看,這似乎也有所鋪墊。今年6月,審計署曾強調,伴隨國家對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加強和銀行對地方政府及其融資平臺公司信貸投放的從緊,一些地方通過信托貸款、融資租賃、售后回租、發行理財產品、BT、墊資施工和違規集資等方式變相舉債融資的現象較為突出。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蔣洪此前曾對新金融記者表示,解決政府債務問題就應該給政府劃定一個清晰的合理的職能范圍。在他看來,如果職能過于擴大,要做的事情過多,這會導致去借債。與此同時,理清各級政府事權和財權的匹配問題、砍掉不合理開支等也為蔣洪所強調。
事實上,由于此前各級政府間事權的劃分,不僅根據公共品的層次性和行政隸屬關系,還采取輔助性的屬地原則,這使得事權下移現象比較嚴重,而“財權與事權相匹配”的改革,則因地方財權受限而無法真正實現,迫使地方政府不得不過多依賴于土地財政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權劃分相應承擔和分擔支出責任,“中央可通過安排轉移支付將部分事權支出責任委托地方承擔。對于跨區域且對其他地區影響較大的公共服務,中央通過轉移支付承擔一部分地方事權支出責任”。
而此次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加強源頭規范,把地方政府性債務分門別類納入全口徑預算管理,嚴格政府舉債程序。明確責任落實,省區市政府要對本地區地方政府性債務負責任。
不過目前,雖然部分地方政府出臺了一些債務管理制度,但地方政府性債務的規??刂?、預算管理和風險預警等管理仍顯薄弱。
開放新格局
由于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因此2014年究竟會推出何種具體改革舉措引發外界廣泛猜測。就此次經濟工作會議來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是確定無疑的。
之所以強調新一輪對外開放,唐建偉認為,這一方面因為外部環境已經發生變化,而另一方面也在于國際經濟貿易規則正逐漸改變,“如果我們不主動融入,將會被排除在外”。
中信證券認為,從國際大背景來看,由于WTO多哈回合談判陷入停滯狀態,WTO相關的制度紅利行將結束,美國主導的TPP、TTIP和PSA等新一輪貿易談判正逐步展開,而中國對這些新協定也在經歷逐步對接的過程,類似于“二次入世”。
新金融記者注意到,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構建開放性經濟新體制的說法。具體來看,新一輪對外開放主要從三個層面來推進,即放寬投資準入、加快自貿區建設以及擴大內陸沿邊開放。以擴大內陸沿邊開放為例,三中全會強調,要加快沿邊開放步伐,允許沿邊重點口岸、邊境城市、經濟合作區在人員往來、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實行特殊方式和政策。建立開發性金融機構,加快同周邊國家和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對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有所延續,“注重制度建設和規則保障,加快推進自貿區談判,穩步推進投資協定談判。加強對走出去的宏觀指導和服務,提供對外投資精準信息,簡化對外投資審批程序。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抓緊制定戰略規劃,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
不少學者認為,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過程中,通路上的新疆、甘肅、寧夏和陜西等西部省份都將普遍獲益。對外來看,新絲綢之路將打通中亞和我國主要的經濟區域。而對內來看,絲綢之路經濟帶則是中國“兩橫三縱”經濟地理布局的重要延伸。
唐建偉表示,不同于以往更多出口產品,未來更大的看點在于服務輸出和對外投資的擴大。不過在推進對外開放的同時,本次經濟工作會議還不忘強調,保持傳統出口優勢,發揮技術和大型成套裝備出口對關聯行業出口的帶動作用,創造新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擴大國內轉方式調結構所需設備和技術等進口。
從本次經濟工作會議所釋放的信號來看,對于政府與市場在化解產能過剩中的關系也有所明確,‘把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有機結合起來,堅持通過市場競爭實現優勝劣汰。政府要強化環保、安全等標準的硬約束,加大執法力度,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要嚴懲重罰’。